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发布者:智能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10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从事程序设计(网站开发)、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云计算平台设计实施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主要职业类别包括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程序设计(网站开发)、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云计算平台设计实施及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三、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主要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基础》三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专业核心课:包括《交换路由技术》、《信息采集技术》、《前端设计与开发》、《系统部署与运维(OpenStack云计算平台搭建与管理)》、《信息分析方法》、《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系统部署与运维(容器与编排技术)》、《系统部署与运维(桌面云技术与部署)》等八门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选修课:提供《虚拟化技术》、《Web前端开发框架技术》、《系统部署与运维(云服务技术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服务端框架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网络系统管理与服务》、《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挖掘应用》、《信息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14门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学习。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认知实习、校内实训、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四个环节:

企业认知实习:安排在第1-2学期,通过企业参观、专题讲座、互动交流和案例解析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行业的发展态势、核心技术应用及未来演进方向。

校内实训:包括前端设计与开发实训、数据采集与分析实训、系统部署与运维实训等,通过模拟真实项目场景,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工学交替:安排在第5学期,时长9周,学生进入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在参与实际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的同时,完成学习任务清单,强化专业技能应用,培养职业素养。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独立完成岗位任务,全面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五、专业荣誉

本专业依托华为ICT学院,与华为、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

  


       


 


近年来,学生在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华为ICT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斩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40余项,充分展示了专业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六、就业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从事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云计算平台设计实施及运行维护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同时,依托华为生态企业的资源,学生可通过企业内推、华为人才联盟双选会等多种渠道实现高质量就业。

七、适合人群

本专业适合对计算机技术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报考。同时,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驱动力,能够持续跟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提升个人技能水平。此外,对于希望未来从事互联网、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工作的学生而言,本专业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