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学院三项课题获 2025 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立项​

发布者:智能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6浏览次数:10

近日,2025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立项结果公布,智能工程学院教学院长靳民等3位教师主持的课题成功获批,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发展方面的扎实成效。


河南省社科联2025年度调研课题获准立项汇总表(2025-10-14

课题名称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负责人
姓名

参与人员

1

青少年短视频成瘾发展机制及干预研究

智能工程学院

靳民

田慧、刘淑婷、卢云杰、王潘婷

2

Z世代青年婚姻意愿的传承与变化研究

智能工程学院

王鹏

刘淑婷、田慧、李超然、王潘婷

3

河南特色农产品精准生产与智能销售研究

信息技术学院

任建伟

郑一璇、牛璐岩、王睿、刘峰


此次获批的三项课题,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与地方发展实际,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其中,教学院长靳民主持的《青少年短视频成瘾发展机制及干预研究》,聚焦当下青少年成长中的热点问题,将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短视频成瘾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探索科学有效的干预路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参与人为田慧等4 位老师;王鹏老师主持的《Z世代青年婚姻意愿的传承与变化研究》,针对Z世代青年婚姻观念的新特点,研究其婚姻意愿的传承规律与时代变化,为把握青年群体需求、引导健康婚恋观提供依据,参与人为刘淑婷等4位老师;任建伟老师主持的《河南特色农产品精准生产与智能销售研究》,立足河南农业大省实际,结合智能工程学院的技术优势,探索特色农产品从精准生产到智能销售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助力河南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服务地方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参与人为郑一璇等4 位老师。

作为专科院校的计算机类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始终将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地方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院通过搭建科研交流平台、开展课题申报指导、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等举措,持续加强教师科研素养提升,引导教师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与地方需求深度对接。此次三项课题成功立项,既是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学院科研工作服务地方发展定位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智能工程学院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进一步加强教师科研团队建设,鼓励教师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地方需求,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