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

发布者:智能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2

王潘婷,专职教师,现担任计算机应用教研室主任一职,双师型教师,主持参与多项市课题并获三等奖,参编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主要教授动态网站、前端框架、数据库应用等课程,教学中重注“理实一体化”,将项目教学融入课堂,以对接岗位需求为目标,助力学生掌握专业技术。



卢云杰,智能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在科研方面发表论文《焦作市教育智能化信息化》一篇,主持校级课题《技能竞赛驱动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并顺利结项。

在技能竞赛方面:1.指导学生参加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发展与创新大赛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应用赛项并于2024年11月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指导学生参加2024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并于2025年1月获省级三等奖。3.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应用系统软件开发赛项并于2024年9月获省级三等奖。4.指导学生2025 第 18 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华教&德荟杯”增减材复合制造及数字孪生创新应用专项赛并于2025年6月获得省级三等奖。

通过多年实践,他逐步实现了技能竞赛驱动教育教学的路径,实现了以赛促学,教赛融合的体系。


      

申悦,中共党员,智能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河南省双师型教师。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Script技术》,《前端设计与开发实训》等课程。完成市级课题荣获三等奖,论文荣获市级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多篇期刊,多项课题获得立项,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七届 “挑战杯” 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细致关爱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梦慧,智能工程学院专职教师,“河南省双师型教师”。主要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主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软件测试》等多门核心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2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市级研究课题,荣获2023年度焦作市黄河文化专项课题三等奖,2024年度焦作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刘淑婷,硕士研究生,讲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Python)、项目指导等;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参与python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编写;发表论文2篇,曾获得“优秀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大赛并荣获省级一等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对待教学与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需求,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其潜能,陪伴其成长。

王思源,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专任教师,荣获“河南省双师型教师”等荣誉,深耕计算机相关领域教学,主讲《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测试》、《MySQL 数据库原理》和《软件工程》等多门核心课程。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小组研讨等多元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实践参与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次发表论文并参与省级市级研究课题,其中荣获2024年度焦作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牛邵敏,2020年获得米兰理工大学传播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教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图形图像处理PS基础》、《交互界面设计》、《网页前端设计》等。积极发表论文,多次参与完成省厅级课题、市级课题研究,并取得优异成绩。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专注教学,关爱学生,以专业与热忱践行教育初心。

田慧,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讲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acces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Python、VB)、项目指导等;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1篇,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大赛并荣获一等奖。秉持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深耕教学、关爱每一位学生,结合学生的独特特点与个性化需求优化教学方式,唤醒其潜能,陪伴其逐步成长。

王希孔,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智能工程学院专任教师。长期聚焦计算机应用专业和无人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课程体系覆盖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与交叉应用领域,助力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教授课程《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基础》、《AUTOCAD》、《机械制图》、《PR 视频剪辑》、《AE 影视后期制作》。兼具计算机应用专业理论功底与多领域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行业发展动态与职业素养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未来步入职场做好准备。

种晨凯,毕业于郑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智能工程学院专职教师,实训室管理员,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前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基础》等,在日常教学中工作认真,教学严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