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表 “最优解”, 护航新生 “第一课”

发布者:智能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随着五年制新生的军训即将落下帷幕,

迷彩服渐渐收起,

军训场上的口号声悄然沉淀为记忆中的回响。

智能的学子们即将带着刚淬炼出的坚毅品格,

转身走进窗明几净的教室,

开启从“训练场”到“知识殿堂”的全新旅程!


课表编排活动

近日,在前期大二、大三课程设置已确定的基础上,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王潘婷与无人机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黄佳佳,迅速响应开启了为期一周的集中课表编排工作,以“课程落地顺畅、教师时间最优”为双重目标,为新生新学期的课堂学习筑牢“导航坐标”。

  

作为教研室课表统筹核心,两位主任首先对六大专业23名教师的授课专长、固定时间冲突(如教研会议、培训)进行逐一梳理。从学生单日课程强度均衡到教师授课节次等细节反复斟酌,笔记本里的排课方案更是标注着十余次修改痕迹。

课表暖心设计

考虑到新生刚从高强度的军训状态切换而来,两位主任在课表编排中格外注重“节奏缓冲”。

王潘婷主任提出“第一学期避免连续两节高强度理论课”,建议穿插基础编程实操课,用动手实践帮助学生平稳适应课堂。

黄佳佳主任则特意将无人机认知实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初,让新生能带着对设备的好奇走进理论课堂,实现“兴趣引路”。这些藏在课表里的细致考量,让“排课” 不再是简单的时间填充,而是兼顾学习效率与适应节奏的“用心设计”。

  

此次课表编排工作的高效推进,不仅为智能新生学子搭建了从军训到课堂的“平稳桥梁”,更用严谨务实的行动展现了计应/无人机教研室教师们的育人初心。这份凝聚着细致与温度的课表,既是智能工程学院以教学为核心的生动体现,也将成为新生开启专业学习之路的坚实起点。

供稿: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