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
1975年6月16日至8月11日,国务院召开计划工作务虚会,研究经济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会议认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是乱和散,必须狠抓整顿,强调集中。与会者还提出,要搞一个关于工业问题的文件,认真总结铁路、钢铁整顿的经验,概括务虚会讨论的成果,对整个工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做出一些必要的规定。针对整个工业存在的散和乱的问题,7月中旬,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起草《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简称“工业二十条”)。
6月17日
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中原野战军主力的配合下进行了豫东战役(亦称开封、睢杞战役)。6月17日至22日,首先攻克河南省会开封。这是解放军在关内第一次攻克省会城市。6月27日至7月2日,在睢县、杞县地区歼灭区寿年兵团部及整编第七十五师等部。7月3日至6日,又迎击来援的黄百韬兵团,歼其一部。豫东战役共歼敌9万余人,俘敌兵团司令官区寿年。这一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中原战场的战略态势,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在这个重要战场的防御体系,为不久后进行的济南战役和淮海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6月18日
1979年6月18日至7月1日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重大决策。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七部法律,迈出了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一大步。
6月19日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任弼时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
6月20日
(一)1952年6月20日,荆江分洪工程完工。1950年10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听取中南局代理书记邓子恢的汇报,认真研究了荆江分洪工程方案。不久,荆江分洪工程获得批准。1952年3月31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5月,中央人民政府委派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到荆江分洪工程工地慰问。临行前,毛泽东为工程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这项工程,只用了两个半月就全部完成。荆江分洪工程竣工后,很快就经受了特大洪水的考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54年夏季,长江流域连降暴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洪峰到来之际,经中央批准,先后三次启动荆江分洪工程,保住了荆江大堤。毛泽东得知这一喜讯,再次挥笔题词:“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二)1952年6月20日至24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召开,选举朱德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名誉主席,同时选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会,并通过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毛泽东为该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6月21日
1996年6月2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指出75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是:(1)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2)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持人民群众的利益;(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4)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5)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