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从20日夜起,人民解放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长达1000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堑,彻底摧毁敌人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4月22日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建成。5月1日,首都50万人参加揭幕典礼。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举行了奠基仪式。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月23日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后,人民解放军迅即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4月20日夜至21日,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解放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4月24日
1951年4月24日,政务院发出《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照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按期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其中大城市每年至少须开会三次,县至少须开会两次;各级人民政府的一切重大工作,应向各该级人民代表会议提出报告,并在人民代表会议上进行讨论与审查;一切重大问题应经代表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同日,政务院还发出指示,要求在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召开区人民代表会议。
4月25日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经会议讨论,得到政治局赞同后,5月2日又向最高国务会议作了报告。这个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毛泽东指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4月26日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和平统一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通过大型国际会议争取和平协商解决重大国际争端的首次尝试和运用多边外交的开端。朝鲜问题由于美国的阻挠未能达成协议。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经过中国和除美国外的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达成了停战协定。美国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通过这次会议,新中国初步打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了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