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周记 |(3月3日~3月9日)

发布者:信息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3-09浏览次数:11

33

198633日,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35日,邓小平作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经过充分论证,11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提出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中的十五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因在19863月提出,后被称为“八六三”计划。

34

19893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允许乱。邓小平还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

35

19493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毛泽东指出:这次全会,可说是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会议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在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分析当时中国经济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规定,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防止对个人的歌功颂德。

36

19403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容纳各方面的人士,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政府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施政方针,保障各抗日阶级的人权、财权,厉行廉洁政治。这种规定是为了保证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同时广泛地团结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37

193137日,红一方面军发布经毛泽东修改的关于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配合红军主力歼灭敌人的通令。对地方武装,《通令》详细而具体提出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捉敌、疲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和十种办法。

38

19583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成都会议),讨论和通过《关于1958年计划和预算第二本账的意见》和《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等40多个文件。这次会议是发动“大跃进”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继续批判反冒进,并指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已经开始形成。会议还提出关于两种个人崇拜,即正确的个人崇拜和不正确的个人崇拜的观点。会后,各地传达会议精神,迅速刮起了超越实际可能的盲目蛮干、攀比赶超的“大跃进”之风。

(来源:学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