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以及数字教材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信息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4-11-14浏览次数:32

一、研讨会介绍

20241019日,全省600名高校教师齐聚郑州,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展开研讨,本次研讨会由河南梧桐花教育研究院联合各单位精心筹备,携手全国顶尖的技术服务商、出版社及高职院校联合举办。本次会议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旨在深化"AI +职业教育"融合,强化"新双高"建设,探索微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利用生成式AI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同时,构建学生学习成长数据库,推进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通过各方的合力,共同开启职业教育智能发展的新篇章!

二、研讨心得

本次研讨会我学院数媒专业教师郑一璇,刘晶晶,计网专业教师任建伟,石佳伟前往研讨学习,研讨过程不仅让我学院教师对数字教材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学院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无限憧憬。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数字教材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它将成为连接学生、教师、教育资源的重要桥梁,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此我学院教师将会努力优化当前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学。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数字教材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场景下的成功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引发了我院教师的思考,数字教材已不仅仅是教学工具的升级,更是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新。

三、研讨所思

 

1.数字教材的革新意义

首先,研讨会让我院教师深刻认识到,数字教材的出现不仅仅是教学材料的简单电子化,它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育生态的一次深刻变革。数字教材通过多媒体、交互式设计、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它也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2.人工智能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最新应用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AI正逐步成为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通过智能教学系统,AI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进度,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AI还能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建议,从而大幅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3.赋能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角色,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智能备课平台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自动匹配优质教学资源,减轻教师备课负担;虚拟助教则能在课堂上辅助教师解答学生疑问,进行个性化辅导,让教师可以更加专注于教学创新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这些技术的应用,无疑将大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未来技能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工作环境,进行模拟操作,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AI还能根据市场趋势预测未来职业技能需求,帮助学生提前规划职业生涯,掌握未来所需的关键技能。

当然,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确保技术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避免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分化;如何在智能化教学中保持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以及如何构建适应AI时代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本次研讨会不仅让我学院教师领略了科技赋能教育的魅力,也引发了信息技术学院全体教师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深刻思考。我们相信,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拥抱变化,不断提升自我,共同推动职业教育迈向智能化、个性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