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者:王恒发布时间:2024-03-08浏览次数:15

  在建国75周年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学院学生党员奋发有为、勇毅前行,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生物工程学院稳抓寒假的契机,以“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在家乡开展一系列活动。

访谈“一位党员”,感悟初心使命

同学们主动寻访身边的党员,了解他们的入党初心故事,记录动人的先进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这些受访者党员中有的是保家卫国的抗战老兵,有的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有的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有的是扎根基层的公职人员……,虽然他们从事不同行业,来自不同地区,但是他们都一心向党,一生忠诚,不忘初心。翻开学生们的访谈日记,浓浓的爱国情怀扑面而来:22级药品生物技术1班的朱一德在访谈记录中写到“此次采访,令人感触颇深,再一次让大家感受到了质朴与真实的红色榜样力量。通过这次访谈,我深刻认识到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时刻牢记初心、坚守使命,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22级药品2班的刘鑫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党的老党员,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在与老党员交流的过程中,对于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是从书本或文献中去了解党,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理解党,来感受党对于我们的关怀,感受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感激。”

  

参加“一次劳动”,培育奋斗精神

假期里,学生们和家人相聚的时间更多,是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22级药品1班的楚文玉自觉地负担起帮家人洗衣服的任务22级食品1班的倪渝欣趁难得的放假时间,帮助妈妈打扫房间,整理内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张鹏远和郭晓涵都能坚持每天爸爸妈妈烹饪美味的食物,来表达自己的对他们的关爱;大雪来袭,22级食品1班的张玉青也承担起了帮家人铲雪的工作……假期的班级群里,一张张学生们做家务,帮助家人的照片每天络绎不绝地上传着。

    

调研“一所基地”,赓续红色精神

同学们利用寒假分别前往信阳市大别山红色基地、安阳红旗渠、延安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践探访,挖掘当地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分享爱国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2级药营2班宋凌云在报告中写道:“通过对延安革命纪念地的深入调研,我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学生们利用寒假看看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工作过的地方,重温英勇先烈的光辉事迹,不仅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所走过的艰难历程,还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怀,更是激发了他们爱党、爱国的情感,懂得了自己身上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发愤图强。

  

开展一次志愿”,弘扬志愿精神

朱一德、朱亚奇、郭晓涵、倪渝欣等人选择到村中空巢老人的家中进行慰问,与老人们聊聊天,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扫雪等,这段经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刘鑫、毛鸿、辛亭等人则选择深入到当地的农村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通过辅导小朋友作业、与他们谈心、做游戏等途径,让他们感受快乐,感受到爱。谷冲聪、张慧莹等其他学生也分别到养老院、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

    

假期里,学生们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有创意又有意义的活动。每位同学都收获满满,感悟极深,纷纷表示今后将持续努力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将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锐意进取,奋发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