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帮助教师高效完成课题结项工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质量,4月8日,机电工程学院特邀常家东教授,为全体教师开展“课题结项关键环节与成果凝练”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教师在课题结项中的痛点难点,通过实例解析与互动交流,为科研工作“精准把脉”。
常家东教授以“结项材料如何体现研究价值”为切入点,结合近百份课题评审经验,从成果报告撰写、数据支撑策略、创新点挖掘等方面展开深度分享。他强调,结项材料不仅是研究过程的总结,更是成果推广的“说明书”,需注重“问题导向—解决路径—实践成效”的逻辑闭环。针对教师们普遍存在的“成果同质化”“应用价值表述模糊”等问题,他以学院近年立项的“智能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产教融合课程开发”等课题为例,演示如何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企业应用案例凸显研究特色。
院长王红锦在总结中指出,课题研究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助推器”,结项环节更是检验研究质量的“试金石”。机电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帮助教师打磨成果、规范流程,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服务产业。
据悉,本次培训是机电工程学院“科研能力提升年”系列活动之一。后续学院将陆续开展“专利申报实战”“核心论文写作”等专题培训,着力构建“选题—研究—结项—转化”的全链条科研服务体系,助力教师在产教融合科研领域实现新突破。
文:余佳洁图:李晓峰审核:王红锦编辑:邱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