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写生季 | “古韵新绘”当AI画笔邂逅千年徽韵

发布时间:2025-03-31责任编辑:邢真供稿:艺术设计学院

授课教师:杨亚飞

一、课程介绍

在安徽写生的过程中,艺术设计学院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在这座传统的古村落中融入了主题为“古韵新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绘画创作注入无限可能”。此次课程以徽派建筑为灵感载体,结合AI技术探索艺术创作新边界,旨在引导学生从传统技法中汲取养分,同时借助科技工具激发创新思维。

此次将AI绘画工具引入古村课堂,通过即梦AI、Deepseek等生成式AI平台,辅助学生快速生成构图草稿、色彩方案,甚至将速写

线稿转化为风格化作品,实现了自然观察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教学现场


【徽州文化小课堂】秀里影视城:艺术与时光的栖息地

作为此次写生课的重要舞台,秀里影视城本身就是一部流动的艺术史。这座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影视基地,依托徽派古建筑群而建,曾是《卧虎藏龙》《武林外传》等经典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城内的明清街道、廊桥、水乡景观与搬迁修复的古民居相映成趣,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徽州文化的千年传承。

在秀里,学生们不仅能捕捉到徽派建筑的精妙结构,更能在斑驳的砖墙与蜿蜒的河道间,感受到时光沉淀的艺术气息。秀里不仅是写生的场所,更是激发灵感的源泉。当学生们在这里用 AI 技术创作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古今对话中寻找艺术的新可能。

秀丽美景

二、写生实况

公开课以杨亚飞老师。杨亚飞老师依托徽派古建为天然课堂,带领学生捕捉飞檐翘角、雕花窗棂等建筑细节,引入“气韵再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现场讲解如何将传统写生绘画与AI算法相结合,感受千年徽韵的同时,创作出兼具古典韵味与未来感的作品。

在学生实践环节,传统速写本记录砖雕窗棂等古建元素后,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生成“未来徽派”概念图。杨教师强调:“AI不是替代艺术创作,而是拓展表达维度。”在秀里影视城的古韵中,人工智能技术为绘画创作注入了无限活力,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教师指导

学生AI创作展示,传统与创新的共生

“徽韵·再造”:学生利用AI工具将南屏古村的青石板巷转化为不同风格的街景,保留马头墙轮廓,添加巨物机甲、哪吒闹海等元素,形成时空交错感。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汪新雨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闫晨露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张宇坤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刘玉婷

非遗·新生”:学生以AI为画笔,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交融,创作出充满趣味的创意图,让古老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24(三)产品设计专业  陈晓楠

24(三)产品设计专业  贾雨晴    

24(三)产品设计专业  刘甜甜

“创意·超维”:通过使用AI技术对徽派建筑作品进行风格迁移,如:转变为水彩、水墨、梵高笔触等不同风格的图片,碰撞出跨文化美学。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秦雅美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刘玉婷(实景照片与AI生图对比)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闫晨露(实景与AI生图对比)

学生写生作品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秦雅美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谢雨泉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高杉

24(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谢雨泉

24(三)产品设计专业 职荣豆

24(三)产品设计专业 靳元新



文稿:杨亚飞(教师)      

图片:杨亚飞、拜京京(教师)

 


本栏目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