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罗晓娟
一、课程介绍
在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群中,草木与顽石是天然的构图伙伴。课程《绘影寻真·风景写生细节探索》以“线之骨,韵之魂”为核心理念,聚焦速写中自然元素的表现技法,通过观物取象的观察智慧与骨法用笔的技法传承,引导学生捕捉草木生长的韵律、苔痕晕染的肌理以及砖石侵蚀的岁月沧桑。学生将研习以钢笔侧锋勾勒枝桠的呼吸感,用炭笔皴擦模拟青石斑驳的质感,并遵循虚实相生的构图法则,将徽派建筑中马头墙旁的野草、天井石阶的裂痕转化为速写的灵魂注脚,最终在青砖黛瓦间重构人工与自然的东方美学对话,使学生掌握以线叙事、以墨传情的徽韵表达精髓。
二、课程作业
以“徽派建筑+自然元素”为主题,完成实景写生或解构创作速写,要求捕捉共生细节并注入诗意叙事。
三、写生实践
【徽州文化小课堂】西递村
安徽西递村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是徽派建筑艺术的活态博物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明清古村落以胡氏宗祠“敬爱堂”为核心,青砖黛瓦间镌刻着徽商家族的兴衰传奇。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巍峨矗立,古朴雄浑的石雕与镂空花窗交相辉映,彰显着徽州匠人的巧思。蜿蜒的巷道如叶脉般舒展,两侧粉墙黛瓦的马头墙错落层叠,墙头探出的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精妙绝伦,尤以敬爱堂的荷花雀替、大夫第的“八仙过海”窗棂为绝唱。
村中月沼碧波如镜,倒映着环绕的明清古宅,青石板路沿水岸蜿蜒,清晨薄雾与傍晚炊烟皆成水墨画卷。幽深的厅堂内,楹联匾额传递着“耕读传家”的祖训,天井漏下的光影斑驳了美人靠上的岁月痕迹。西递的建筑布局暗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周易风水,层楼叠院间暗藏水系玄机,门楣窗花里藏着“暗八仙”的吉祥密码。
这里不仅是《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牵马走过的石板桥原景地,更是写生创作的灵感圣地。学生们支起画架,将飞檐翘角、黟县青石板与晾晒的火腿咸鸭共构的生活图景,定格成永恒的徽州记忆。西递以“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姿,让每一块砖雕、每一道天井,都在讲述着徽商传奇与宗族文化传承的千年故事。
四、教学记录
罗晓娟老师带学生走进粉墙黛瓦中,手把手教“看景诀窍”,现场示范讲解,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徽派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利用钢笔侧锋蹭出砖缝苔藓,还让学生蹲下来画石阶裂纹感受透视。遇到复杂场景,她就地取材,拿松果、瓦片让学生闭眼触摸纹路再动笔,她将徽州匠人的精雕细琢化入教学,培养学生用心感受每一个艺术创造的瞬间。
授课实况
笔墨寻踪
![]() | ![]() |
![]() | ![]() |
匠心点化
画境品鉴
丹青撷英
班级:24(三)视传1班
姓名:朱佳怡
班级:24(三)视传2班
姓名:黄何泽
班级:24(三)视传2班
姓名:高梓涵
班级:24(三)视传1班
姓名:朱佳怡
班级:24(三)视传2班
姓名:仝航
班级:24(三)视传2班
姓名:黄何泽
班级:24(三)视传2班
姓名:周怡霏
班级:24(三)视传2班
姓名:秦怡
班级:24(三)视传1班
姓名:陈俊文
文字:罗晓娟
图片:胡婷、拜京京、孙心灵、胡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