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近日,智能工程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以“守初心、强师德、铸师魂”为主题,通过集中学习、案例剖析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一、专题学习:明方向、强规范
学习会上,智能工程学院靳民院长领学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逐条解读文件内涵,重点强调《准则》对教师坚定政治方向、潜心教书育人、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要求。他指出,《准则》是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的“基准线”和“警示灯”,全体教师要以《准则》为镜,对标对表,规范言行,将师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会上,教学院长王鹏和学工院长张博文分别针对教学口和学工口做了要求总结。院长靳民结合学院发展目标提出具体要求:智能工程学院作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前沿阵地,教师队伍需以更高标准践行《准则》,在科研创新、产教融合中严守学术诚信,在课堂教学、学生指导中厚植育人情怀,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二、案例剖析:敲警钟、促反思
活动特别设置警示教育环节,通过剖析近年来高校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典型案例,警示教师严守职业底线。强调“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的严肃性,要求全体教师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案例学习令人警醒,今后将更加注重言行自律,维护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与纯洁性。
三、座谈交流:谈感悟、凝共识
在分组讨论环节,各教研室教师结合教学科研实际展开热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代表刘淑婷表示:“《准则》为教师划定了‘安全区’和‘禁区’,尤其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创新,更要以身作则,坚守学术道德。”会上学院青年教师坦言:“作为新入职教师,这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分量,未来将以《准则》为指引,争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四、长效机制:抓常态、重实效
为推进师德建设常态化,学院宣布将《准则》学习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体系,并计划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师生共建“廉洁课堂”等特色活动,持续营造崇德尚能的育人氛围。
智能工程学院此次专题学习活动,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响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学院将以《准则》为行动纲领,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