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级)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1.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2.专业代码:510201
二、入学要求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高职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均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下表1所示。
所属专业大类 | 所属专业类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电子信息大类(51) | 计算机类(5102) | 互联网和相关 服务(54) 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55) | 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 (2-02-10-03)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4-04-05)
| 面向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岗位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Web 前端开发、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 |
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维护、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基础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程序模块设计、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网络设备运维与管理、系统部署与运维等能力,能够从事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定的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5)掌握网页制作的知识,网站开发、管理与维护的知识
(6)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和维护方面的知识
(7)掌握平面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的知识
(8)掌握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的技术和方法
(9)掌握前端设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3.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计算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能力。
(4)具有利用 Office 工具进行项目开发文档整理、数据处理的能力。
(5)具有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
(6)具有熟练查阅各种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的 能力。
(7)具备数据库应用、前端开发等程序设计能力;
(8)具备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使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9)具备网络设备的运维与管理能力;
(10)具备信息系统部署与运维能力;
(11)具备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能力;
(12)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政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总计48学时,3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48学时,理论授课32学时,实践16学时,3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2学时,2学分。
《形势与政策》32学时,1-4学期每学期8学时。该课程采取专题报告形式进行授课,1学分。
2.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根据学院实际分学院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共32学时,2学分。其中集中面授16学时,在线课程学习1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周14天,112学时,计2学分。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共32学时,2学分。大学生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等。各专业通过讲座、报告会、网络、展览等各种形式进行,采取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集中与分散授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4.创业就业指导
创业指导》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共32学时,记2学分。《就业指导》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共38学时,记2学分。
5.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在非艺术专业开设,学生至少要在学校开设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等5门,每门课32学时,计2学分。
6.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要将安全教育与德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把敬畏生命、保障权利、尊重差异的意识和基本安全常识根治在学生心中。通过讲座、报告会、网络课程、展览等各种形式进行。
科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要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7.大学体育
《大学体育》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周2学时,4学分。第二学期考核以太极拳为主,要求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必须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会简化杨氏24式太极拳。一年级开设简化杨氏24式太极拳、篮球专项,二年级开设足球课、排球课。
8.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第一、二学期开设,第一学期考试课,周4学时,4学分;第二学期考查课,周4学时,4学分。
9.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共32学时,全部为上机操作,2学分。
10.劳动教育
《劳动专题教育》,理论课,共1学分,第二学期开设,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具体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劳动实践教育》,实践课,共1学分,第一到第四学期开设,每学期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基建处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劳动周”活动,各专业也可根据专业特色,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食堂、周边社区等开展志愿劳动服务。通过多样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必备的劳动能力。
11.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计6学分,每学期1学分,由学生处负责考核。
(二)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课程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了6 门。包括: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 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Java 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基础。
(1)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共2学分,在第1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学会简单的电工电子计算,能读懂简单的电路图,使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中常用元器件的性能、作用。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共2学分,在第1学期开设。本课程学习计算机组装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的选购、计算机硬件组装实战、BIOS 设置与硬盘分区等; 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操 作系统与设备驱动的安装、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与管理、计算机系统的优化、数据的维护与修复、计算机硬件的保养等;计算机故障的处理方法等。
(3)C 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共3学分,在第1学期开设。主要讲授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C 语言的基本概念、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设计、函数、指针、数组等。
(4)单片机应用技术
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共2学分,在第2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方法,熟悉单片机C语言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单片机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电器新产品设计开发,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维护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将来在电子类专业领域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5)Java 程序设计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共3学分,在第2学期开设。Java 运行原理与开发环境搭建,Java 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继 承与多态;常用类,集合与容器,输入输出流与异常处理等。
(6)网页设计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共3学分,在第2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站的设计、编辑、修改、上传,网页编辑软件,讲授其表格、框架、层等布局工具及超链接、CSS 样式等相关知识维护、预防性维护等能力等。
2.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了10 门。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Script基础、动态网站开发、Java Web程序设计基础、Python 编程技术、物联网开发。
(1)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共2学分,在第3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通信原理,网络设备和设施,网络设计和实施,网络协议和分析,互联网技术,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2)网络操作系统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共2学分,在第3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完成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部署、运维以及操作系统中服务软件的维护等任务。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文件管理系统、用户组群权限、磁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配置和Shell编程等。
教学要求: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掌握Linux中软件的安装、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删除移动、掌握用户群组的权限管理、掌握系统的通络配置。
(3)嵌入式操作系统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3学期开设。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51单片机平台,掌握51单片机平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外设驱动程序编写,学习如何编写外设驱动程序,包括串口、LCD显示、AD转换等,以及如何使用驱动程序来进行外设的控制和管理。了解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可靠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数据库原理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3学期开设。MY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主题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与完整性定义;创建主题数据库和数据表,并定义主键及外键; 创建主题数据库等、数据库对象; 主题数据库的数据的删除与更新等。
(5)Java高级程序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3学期开设。本课课程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础 Java 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打下扎实的高级Java技术基础,为将来学习掌握 Web应用程序开发、Java开源技术提供基础。主要内容为学习集合、多线程、流与文件、Java与XML、网络编程、JDBC编程、国际化、JavaBeans等知识与技能。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作风和能力。
(6)JavaScript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3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学习JavaScript基础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函数等基本概念。DOM和表单的操作,事件的处理,对象与数组,异常处理和调试等。
(7)动态网站开发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4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讲授动态网页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以大大降低网站维护的工作量;学习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网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用户管理、订单管理等。
(8)Java Web程序设计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4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网页开发的基本知识,能够掌握JSP和Servlet技术,并能使用JDBC开发Java Web项目、使用Tomcat服务器发布和运行Java Web项目。
教学内容:网页开发基础、HTTP协议、Tomcat服务器、Servlet技术、JSP技术以及JDBC等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JSP开发工具的使用、掌握JSP和Servlet技术的使用、掌握输出访问JSON数据的方法。
(9)Python 编程技术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4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学习如何在本地搭建Python 开发环境,学习Python 的基础语法、变量类型、运算符、各种语句等,能使用Python 编码实现运维开发。
(10)物联网开发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共4学分,在第4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学习物联网基础知识,物联网设备开发,物联网通信协议,云计算和大数据,学习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了解物联网安全性,了解如何进行物联网系统的集成和维护。
(三)实训实践及相关要求
实训实践结合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进行课内的实验实训(Java开发综合实训、网站开发综合实训、项目开发综合实训等)及实践训练。学习程序开发技能,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培养岗位单项能力。利用校内计算机应用开发实训室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网站综合开发操作,进行程序开发技能训练,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企业产品、项目、案例等为载体,模拟性及仿真性的开发实训,培养学生对单项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见附表1、附表2和附表3。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专职教师占教师总数85%以上。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品行端正,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学生数与本专业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18 :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 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二)教学设施
专业教室基本条件: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 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Web 前端开发技能实训室。
Web 前端开发技能实训室应配备服务器(安装Adobe Photoshop、Visual Studio Code 开发环境)、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可运行Chrome 浏览器的测试终端,Wi-Fi 环境;支持 HTML5与JavaScript 程序设计、NodeJS 应用开发、Web 前端综合实战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Java 开发技能实训室。
Java 开发技能实训室应配备服务器(安装 MyEclipse、Idea、MySQL Server 相关软件及开发工具)、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等;支持Java 程序设计、MySQL 数据库、移动应用开发、Java Web 应用开发、Java 开发综合实战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三)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基本要求: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移动应用开发类、程序设计类、项目实践类图书,信息技术文献等。
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采取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进活动;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五)学习评价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六)质量管理
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 达成人才培养规格,并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1.学时学分要求:学生通过 3 年的学习,须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30 学分以上,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
2.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胜任信息技术产业、IT 产业、计算机技术应用行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应用、设计、开发等工作。本专业鼓励和支持学生毕业前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水平证书或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专业特色
坚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创设企业级软件开发环境,构建了“岗位主导,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由简单到复杂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相应的教学项目,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十一、附录
附表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附表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进程表
附表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总周数分配表
附表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课程特征属性) | |||||||||
总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一 | 二 | 三 | |||||||||||
1 | 2 | 3 | 4 | 5 | 6 |
|
|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 公 共 基 础 必 修 课 | 0108011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2 | 6 | 4 |
|
|
|
|
| A | * | |
0108005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32 | 28 | 4 |
| 2 |
|
|
|
| A | * | |||
0108004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2 | 6 |
|
| 3 |
|
|
| A | * | |||
01080045 | 形势与政策 | 1 | 32 | 32 | 0 | 1 | 1 | 1 | 1 |
|
| B | * | |||
01080039 | 大学英语(1) | 4 | 64 | 64 | 0 | 4 |
|
|
|
|
| B | * | |||
01080040 | 大学英语(2) | 4 | 64 | 64 | 0 |
| 4 |
|
|
|
| B | * | |||
01080035 | 大学体育(1) | 1 | 32 | 0 | 32 | 2 |
|
|
|
|
| B | * | |||
01080036 | 大学体育(2) | 1 | 32 | 0 | 32 |
| 2 |
|
|
|
| B | * | |||
01080037 | 大学体育(3) | 1 | 32 | 0 | 32 |
|
| 2 |
|
|
| B | * | |||
01080038 | 大学体育(4) | 1 | 32 | 0 | 32 |
|
|
| 2 |
|
| B | * | |||
0108004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32 | 0 | 32 | 2 |
|
|
|
|
| B | * | |||
01080043 | 创业指导 | 2 | 32 | 32 | 0 |
|
|
| 2 |
|
| B | △ | |||
01080044 | 就业指导 | 2 | 38 | 38 | 0 |
|
|
|
| 2 |
| B | △ | |||
01080046 |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32 | 0 | 2 |
|
|
|
|
| B | △ | |||
01080047 | 安全教育 | 2 | 32 | 32 | 0 | 2 |
|
|
|
|
| B | △ | |||
01080048 | 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0 |
| 2 |
|
|
|
| A | △ | |||
01080031 | 劳动教育 | 2 | 32 | 16 | 16 | 劳动 | 16 | 劳动 | 劳动 | 劳动 |
| 考察 | * | |||
01080112 | 军事技能 | 2 | 112 | 0 | 112 | 112 |
|
|
|
|
| A | * | |||
01080119 | 思想品德教育 | 6 |
|
|
|
|
|
|
|
|
|
|
| |||
小计 | 43 | 758 | 454 | 304 | 17 | 11 | 6 | 5 | 2 |
|
|
| ||||
公 共 选 修 课 | 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 最低达到4学分,64学时 公共选修课主要开设本专业外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公共艺术教育、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 |
|
| ||||||||||||
中共党史 | 1 | 16 | 16 | 0 |
| 1 |
|
|
|
|
|
| ||||
新中国史 | 1 | 16 | 16 | 0 |
| 1 |
|
|
|
|
|
| ||||
中华传统文化 | 1 | 16 | 16 | 0 |
| 1 |
|
|
|
|
|
| ||||
音乐鉴赏 | 2 | 32 | 32 | 0 |
| 2 |
|
|
|
|
|
| ||||
书法鉴赏 | 2 | 32 | 32 | 0 |
| 2 |
|
|
|
|
|
| ||||
影视鉴赏 | 2 | 32 | 32 | 0 |
| 2 |
|
|
|
|
|
| ||||
美术鉴赏 | 2 | 32 | 32 | 0 |
| 2 |
|
|
|
|
|
| ||||
舞蹈鉴赏 | 2 | 32 | 32 | 0 |
| 2 |
|
|
|
|
|
| ||||
民间艺术赏析 | 1 | 16 | 16 | 0 |
|
| 1 |
|
|
|
|
| ||||
中国音乐简史 | 1 | 16 | 16 | 0 |
|
| 1 |
|
|
|
|
| ||||
当代影视评论 | 1 | 16 | 16 | 0 |
|
| 1 |
|
|
|
|
| ||||
合唱艺术 | 1 | 16 | 16 | 0 |
|
| 1 |
|
|
|
|
| ||||
小计 | 4 | 64 | 64 | 0 | 2 | 1 | 1 |
|
|
|
|
| ||||
专 业课 程 | 专 业 基 础 课 | 03070040 | 电子技术基础 | 2 | 32 | 16 | 16 | 2 |
|
|
|
|
| A |
| |
03070009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 2 | 32 | 16 | 16 | 2 |
|
|
|
|
| A |
| |||
03070005 | C语言程序设计 | 3 | 64 | 32 | 32 | 4 |
|
|
|
|
| C |
| |||
03070027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2 | 32 | 16 | 16 |
| 2 |
|
|
|
| B |
| |||
03070001 | Java程序设计基础 | 3 | 64 | 32 | 32 |
| 4 |
|
|
|
| C |
| |||
03070014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3 | 64 | 32 | 32 |
| 4 |
|
|
|
| C |
| |||
专 业 核 心 课 | 03070007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2 | 36 | 18 | 18 |
|
| 2 |
|
|
| A | * | ||
03070012 |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 | 2 | 36 | 18 | 18 |
|
| 2 |
|
|
| C | * | |||
03070054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C | * | |||
03070084 | 数据库原理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C | * | |||
03070085 | Java高级程序设计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C | * | |||
03070028 | JavaScript基础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C | * | |||
03070083 | 动态网站设计 | 4 | 72 | 36 | 36 |
|
|
| 4 |
|
| C | * | |||
03070015 | Java Web程序设计 | 4 | 72 | 36 | 36 |
|
|
| 4 |
|
| C | * | |||
03070011 | Python编程基础 | 4 | 72 | 36 | 36 |
|
|
| 4 |
|
| C | * | |||
03070044 | 物联网开发 | 4 | 72 | 36 | 36 |
|
|
| 4 |
|
| C | * | |||
小计 | 52 | 968 | 484 | 484 | 8 | 10 | 20 | 16 |
|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3070090 | 数据分析方法 | 1 | 32 | 16 | 16 | 2 |
|
|
|
|
| B |
| ||
03070004 | 软件测试 | 1 | 32 | 0 | 32 |
| 2 |
|
|
|
| C |
| |||
03070092 | 系统部署与运维 | 2 | 64 | 0 | 64 |
|
| 4 |
|
|
| C |
| |||
03070093 | 交换路由技术 | 2 | 64 | 0 | 64 |
|
|
| 4 |
|
| C |
| |||
小计 | 6 | 200 | 36 | 164 | 2 | 2 | 4 | 4 |
|
|
|
| ||||
实 践 环 节 课 程 | 03070087 | 项目设计指导 | 2 | 32 | 0 | 32 |
|
|
|
| 4 |
| D | # | ||
03070088 | Java开发综合实训 | 3 | 48 | 0 | 48 |
|
|
|
| 6 |
| D | # | |||
03070089 | 网站综合实训 | 3 | 48 | 0 | 48 |
|
|
|
| 6 |
| D | # | |||
01080118 |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 25 | 570 | 0 | 570 |
|
|
|
| 10W | 15W | D/E | # | |||
小计 | 33 | 698 | 0 | 698 | 0 | 0 | 0 | 0 | 16 |
|
|
| ||||
总计 | 138 | 2688 | 1038 | 1650 | 29 | 24 | 31 | 25 | 18 |
|
|
|
注:1、“考核方式”分为: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实作考核、D过程考核、E成果评审、F绩效考核。
2、课程特征属性(备注):*为核心课程;△为课证融通课程;#为集中实践教学,XW表示X周;○为常规教育或机动安排,不进课表
附表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时、学分统计表
总学时 | 总学分 | 实践总学时 | 实践总学时所占比例 | 公共基础课学时 | 公共基础课学时所占比例 | 选修课总学时 | 选修课学时所占比例 |
2688 | 138 | 1650 | 61% | 758 | 28% | 264 | 10% |
附件3、学生获得相应专业等级证书、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对应学分。
名称(证书、竞赛) | 级别 | 对应学分 | 要求(必考、选考) |
省级竞赛 (教育厅、人社厅、工信厅等主管部门举办的赛项) | 一等奖 | 8 |
|
二等奖 | 5 |
| |
三等奖 | 3 |
| |
行业企业举办的省级以上竞赛 |
| 2-4 |
|
1+X证书 |
| 2-4 | 必考 |
职业类资格证书 | 中级 | 4 | 选考 |
初级 | 2 | 必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