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工贸职业学院
2022级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学前教育
专业代码: 570102K
专业大类: 教育与体育大类
所属系部: 学前教育学院
制定时间: 2022年6月
修订时间: 2023年7月
目录
(四)教学方法16
(五)学习评价19
十、附录3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级)
1.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2.专业代码:570102K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高职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均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表1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群 |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 教育类(5701) | 学前教育 (8310) | 幼儿教育教师 (2-09-05-00) | (1)幼儿教师 (2)幼儿园管理人员 (3)幼教研究源员 (4)幼儿园美术、音乐、游戏等专业教师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幼儿发展、幼儿保育和教育等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保教能力及课程设计与实施、班级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终身学习等能力,具有教育情怀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1.专业能力要求:
(1)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知识,具有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的能力;
(2)握幼儿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知识与方法,具有支持与引导幼儿游戏活动的能力;
(3)握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教育的学科特点与知识,具备各领域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与评价能力;
(4)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方法,具备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能力;
(5)掌握观察、谈话和记录等了解幼儿的方法,具备与幼儿、家长有效沟通,正确激励与评价幼儿的能力,具备班级管理和家园共育等综合育人能力及融合教育能力;
(6)具有反思和改进保教工作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
(8)具有良好的数字技能和适应教育智能化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专业技能要求:
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有效地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教具(含课件)制作和使用能力、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能力教育教学技能诸多方面有1—2门专长:
(1)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和保育必备的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各种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技能和一定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园务管理技能;
(2)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3)具有从事幼儿英语教学的技能;
(4)具有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的技能;
(5)具有初步从事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技能;
3.专业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为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有较高的人文修养,了解中国文化及历史,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掌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学前儿童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3)要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保育技能,营养配餐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有效地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善于和幼儿打交道,在教育教学技能诸多方面有自己的专长。
(4)具有较强的职业关键能力:有自觉创新、自主创业的精神,具备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沟通,学会处理人际交流中的各种问题有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的心理,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自强不息,顽强进取;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较繁重的工作任务。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思政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总计48学时,3学分。
《思想道德与法治》48学时,3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2学时,2学分。
《形势与政策》32学时,1-4学期每学期8学时。该课程采取专题报告形式进行授课,1学分。
2.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根据学院实际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共32学时,2学分。其中集中面授16学时,在线课程学习1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周14天,112学时,计2学分。
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院实际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共32学时,2学分。大学生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等。各专业通过讲座、报告会、网络、展览等各种形式进行,采取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集中与分散授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4.创业就业指导
《创业指导》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共32学时,记2学分。《就业指导》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共38学时,记2学分。
5.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在非艺术专业开设,学生至少要在学校开设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等5门,每门课32学时,计2学分。
6.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要将安全教育与德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把敬畏生命、保障权利、尊重差异的意识和基本安全常识根治在学生心中。通过讲座、报告会、网络课程、展览等各种形式进行。
科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要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7.大学体育
《大学体育》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周2学时,4学分。第二学期考核以太极拳为主,要求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必须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会简化杨氏24式太极拳。一年级开设简化杨氏24式太极拳、篮球专项,二年级开设足球课、排球课。
8.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第一、二学期开设,第一学期考试课,周4学时,4学分;第二学期考查课,周4学时,4学分。
9.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根据学院实际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共32学时,全部为上机操作,2学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
10.劳动教育
《劳动专题教育》,理论课,共1学分,第二学期开设,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具体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劳动实践教育》,实践课,共1学分,第一到第四学期开设,每学期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基建处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劳动周”活动,各专业也可根据专业特色,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食堂、周边社区等开展志愿劳动服务。通过多样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必备的劳动能力。
11.思想道德考核
思想品德教育计6学分,每学期1学分,由学生处负责考核。(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1)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20,实践学时12,共2学分,在第二学期开设。主要讲授学前儿童各系统的特点及相应卫生保健措施;幼儿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及常见的生理、心理卫生问题;儿童的健康评价;儿童的合理营养;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辨别及护理;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儿童、增进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校的基础。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共2学分,在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是学前儿童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因材施教、科学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基础而设计出符合本专业学生学情的教学过程。
(3)学前教育概论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共2学分,在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是基于一定的实践抽象,在理论层面给学生描绘出幼儿发展的一般特征及幼儿教育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从而启发学生对实践中的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思考研究。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入门必修课程,遵循学前教育学科发展和学前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逻辑,课程内容既要反映学前教育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成果,也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以及毕业生在后续学习中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的需求。
(4)教师口语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20,实践学时12,共2学分,在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普通话训练、一般交际口语技能训练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掌握幼儿教师口语基础知识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综合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并能够自主运用幼儿教师口语到实际教学中,并把所学有关于幼儿教师口语的理论积极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5)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0,实践学时32,共2学分,在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与远程教育、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实训项目等。重点培养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尽量采用案例、示例、图示等直观手段描述课程内容。
绘画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共2学分,在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侧重基本美术--绘画应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手工、绘画、造型应用等,提高剪、贴、画、拼、粘、组合等技法,在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美、发现美、认识美、创作美,提高幼儿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促进智育发展。幼儿教师要提高美术能力,绘画基础的学习必不可少。
钢琴与幼儿歌曲弹唱
本课程总学时96,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64,共6学分,在第二、三、四学期开设。本课程是专业技能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钢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表达不同内容、性质和风格的中小型钢琴练习曲及儿童歌曲。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高尚的道徳情操,优良的思想品德和幼儿园音乐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8)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48,共4学分,在第三、四学期开设。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掌握舞蹈的正确身姿,正确优美的表现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
(9)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共2学分,在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具体情境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及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与法规等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的课程知识框架,形成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分析实践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从事中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遵守政策法规的意识,培养其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2.专业核心课程
(1)幼儿游戏与指导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共2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能力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 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游戏已成为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户外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玩具与材料的投放以及游戏活动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的内容。
(2)幼儿园课程概论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共2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本课程是专门研究幼儿园教育理念和实践之间转换过程的一门学科,重点内容有幼儿园课程理论基础;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编制、设计、实施及评价;当代西方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以及园本课程。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48,共2学分,在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是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分析幼儿园社会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幼儿园社会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20,实践学时12,共2学分,在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操作性的应用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持,明确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与原则,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户外环境、墙面环境、区域环境、主题环境等的创设要求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合理运用。
(5)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共2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主要围绕3-6岁幼儿的行为展开观察与分析,论述了观察儿童的教育价值和方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积极行为支持与行为的功能评估等视角提供理解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生成、维持与矫正的基本原理与系统技术。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科学观察、深入理解教育对象,在面对儿童行为问题时,能够理解儿童与行为,采用科学的技术处理问题行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幼儿教学的相关技能,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践工作中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和分析技术,并能在实践中恰当运用。 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历来都是家长与教师关注的课题。有些行为问题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妨碍,有些行为问题可以轻易的就纠正。对问题行为及其产生原因的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问题行为的处理理念与方法。
(6)幼儿园班级管理
本课程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共2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该课程着力培养幼儿园(包括早教机构)班主任、保育员必需的管理工作技能。 其功能在于通过本课程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相关知识进行班级管理,做好入园适应工作指导、班级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班级环境创设、班级一日常规工作管理、班级日常安全工作、班级日常保健工作、家园共育、幼小衔接、幼儿品行培养等工作,从而具备管理幼儿园班级的基本职业能力。
3.专业选修课
(1)幼儿园基础手工
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48,共4学分,在第二、三学期开设。本课程主要讲授幼儿园美术手工的的特点,案例,教学方法。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学掌握幼儿园美术手工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手工教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
(2)《幼儿体适能教学实践》(理论+实践)
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共4学分,在第一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了解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掌握幼儿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能较熟练地设计、实施并指导婴幼儿体能训练活动,并对幼儿运动能力进行评估。
(3)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师教学指导(理论+实践)
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共4学分,在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学习青少年体适能有关知识,包括学幼儿体适能活动的基本知识,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学前儿童体育评估,学前儿童体育的组织教育以及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分类、特点、选编和设计与指导等。
(4)幼儿体适能球类实践
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共4学分,在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学习完整设计实践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训练方式以及教学全流程把握。能够独立完成球类教案、教学设计、以及知识结构。
(5)幼儿专项体适能实践
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共4学分,在第四学期强化擅长领域的体适能理论实践,为能良好就业做细分培养准备。
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时学分、学期课程安排、考核方式,并反映有关学时比例要求。具体内容见附录。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对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素质等提出有关要求。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18: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对教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提出有关要求。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幼儿园实训基地
幼儿园实训基地是幼儿园活动的真实展现,专业特色显著,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幼儿游戏与指导》及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训。幼儿园实训基地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置身于幼儿园实际教学环境,学生在这里可以最大程度地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操作丰富多样的玩教具,开展幼儿园游戏及各领域教育活动的说课、试教等活动。
(2)保育实训室
保育实训室主要承担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对接真实场景和工作情景,掌握相关实训技能。
通过实训,学生能熟练掌握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等相关技能,具有强健幼儿体质、健康观察与晨午晚检、健康行为异常重点观察的能力。
(3)模拟教学实训室
模拟教学实训室主要承担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实施》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真实感受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掌握相关课程内容。
通过实训,学生能具有同事合作、家长沟通、亲子活动指导、家园共育活动实施、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能力;具有幼儿园文化建设、教研组织、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后勤管理等能力。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遵循长期规划、深度合作、互助互信的原则,选择经营情况比较理想,拥有专业技术能于,人才培养、选拔体系比较完善的行业龙头企业为校外实训基地,可供完成教育、保育、管理、医务、文学编辑等岗位群核心技能的训练和跟岗实习;实训设备齐全,实训岗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训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入园实践、教学规划、环境创设、游戏设计工作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幼儿专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对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数字资源配备等提出有关要求。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 幼儿教育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学前教育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种以上学前教育学术期刊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对实施教学应采取的方法提出要求和建议。
学前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对3至6岁幼儿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幼儿为中心,注重游戏和探究,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1.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幼儿天生的本能和习惯,也是幼儿认知、感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教学法是学前教育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在游戏中融入教育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游戏可以用来学习数字、颜色和字母等基础知识,或者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学习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2.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也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幼儿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等。故事教学法可以用来教授道德和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生活和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
3.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指通过实践和探究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观察和发现来学习知识。探究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体验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是指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体验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直观思维,促进幼儿的情感和情绪发展。
5.合作教学法
合作教学法是指在小组或整体中合作学习。幼儿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协助,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合作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的个人发展和学习成就。
6.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是指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促进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发展。互动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7.适应性教学法
适应性教学法是指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不同幼儿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适应性教学法可以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8.多感官教学法
多感官教学法是指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进行教学。幼儿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多感官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直观思维,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幼儿的特点和学习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要求和建议。
采取每学期一次不记名网上评教;每学期2-3次学生座谈会,对教师上课方面进行沟通及反馈。
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提出要求。
1.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オ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析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強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況。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
学生通过 3 年的学习,须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46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鼓励学生获得中级保育师或育婴员、幼儿照护等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获得相应专业等级证书、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可以折算相应的学分(附件3),但必修课程及实训环节课程学分不可替代。具体如下:
1、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劳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分不可替代。
2、公共选修课中,中共党史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学分不可替代。
3、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学分不可替代。
4、实践环节课程为必修,学分不可替代。必修课程学分不可替代。
一般包括教学进程安排表、学时学分统计表、变更审批表等。
附表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 时 数 | 开 课 学 期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
总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一 | 二 | 三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 公 共 基 础 必 修 课 | 0108011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2 | 6 | 4 | A | * | ||||||
0108005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32 | 28 | 4 | 2 | A | * | ||||||||
0108004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2 | 6 | 3 | A | * | ||||||||
01080045 | 形势与政策 | 1 | 32 | 32 | 0 | 1 | 1 | 1 | 1 | B | * | |||||
01080039 | 大学英语(1) | 4 | 64 | 64 | 0 | 4 | B | * | ||||||||
01080040 | 大学英语(2) | 4 | 64 | 64 | 0 | 4 | B | * | ||||||||
01080035 | 大学体育(1) | 1 | 32 | 0 | 32 | 2 | B | * | ||||||||
01080036 | 大学体育(2) | 1 | 32 | 0 | 32 | 2 | B | * | ||||||||
01080037 | 大学体育(3) | 1 | 32 | 0 | 32 | 2 | B | * | ||||||||
01080038 | 大学体育(4) | 1 | 32 | 0 | 32 | 2 | B | * | ||||||||
0108004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32 | 0 | 32 | 2 | B | * | ||||||||
01080043 | 创业指导 | 2 | 32 | 32 | 0 | 2 | B | △ | ||||||||
01080044 | 就业指导 | 2 | 38 | 38 | 0 | 2 | B | △ | ||||||||
01080046 | 大学心理健康 教育 | 2 | 32 | 32 | 0 | 2 | B | △ | ||||||||
01080047 | 安全教育 | 2 | 32 | 32 | 0 | 2 | B | △ | ||||||||
01080048 | 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0 | 2 | B | △ | ||||||||
01080031 | 劳动教育 | 2 | 32 | 16 | 16 | 劳动 | 劳动 | 劳动 | 劳动 | D | * | |||||
01080113 | 军事技能 | 2 | 112 | 0 | 112 | 112 | A | * | ||||||||
01080119 | 思想品德教育 | 6 | ||||||||||||||
小计 | 43 | 758 | 454 | 304 | 13 | 15 | 5 | 8 | ||||||||
公 共 选 修 课 | 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 最低达到4学分,64学时 公共选修课主要开设本专业外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公共艺术教育、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 | ||||||||||||||
中共党史 | 1 | 16 | 16 | 0 | 1 | |||||||||||
新中国史 | 1 | 16 | 16 | 0 | 1 | |||||||||||
中华传统文化 | 1 | 16 | 16 | 0 | 1 | |||||||||||
音乐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
书法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
影视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
美术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
舞蹈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
民间艺术赏析 | 1 | 16 | 16 | 0 | 1 | |||||||||||
中国音乐简史 | 1 | 16 | 16 | 0 | 1 | |||||||||||
当代影视评论 | 1 | 16 | 16 | 0 | 1 | |||||||||||
合唱艺术 | 1 | 16 | 16 | 0 | ||||||||||||
小计 | 4 | 64 | 64 | 0 | 2 | 1 | 1 | 0 | ||||||||
专 业课 程 | 专 业 基 础 课 | 01120024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 2 | 32 | 20 | 12 | 2 | A | |||||||
01120025 | 学前儿童心理 发展 | 2 | 32 | 16 | 16 | 2 | A | |||||||||
01120026 | 学前教育概论 | 2 | 32 | 32 | 0 | 2 | B | |||||||||
01120027 | 教师口语 | 2 | 32 | 20 | 12 | 2 | D | |||||||||
01120028 | 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 2 | 32 | 16 | 16 | 2 | C | |||||||||
01120029 | 绘画基础 | 2 | 32 | 16 | 16 | 2 | C | |||||||||
01120030 | 钢琴与幼儿歌曲弹唱 | 6 | 96 | 32 | 64 | 2 | 2 | 2 | C | |||||||
01120031 |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 4 | 64 | 16 | 48 | 2 | 2 | C | ||||||||
01120032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 2 | 32 | 32 | 0 | 2 | B | |||||||||
专 业 核 心 课 | 01120033 | 幼儿游戏与指导 | 2 | 32 | 16 | 16 | 2 | A | * | |||||||
01120034 | 幼儿园课程概论 | 2 | 32 | 32 | 0 | 2 | A | * | ||||||||
01120035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 4 | 64 | 16 | 48 | 4 | C | * | ||||||||
01120036 |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 | 2 | 32 | 20 | 12 | 2 | D | * | ||||||||
01120037 | 学前儿童行为 观察 | 2 | 32 | 16 | 16 | 2 | B | * | ||||||||
01120038 | 幼儿园班级管理 | 2 | 32 | 32 | 0 | 2 | B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1120039 | 幼儿园基础手工 | 4 | 64 | 16 | 48 | 2 | 2 | C | |||||||
01120040 | 教师教育基本 技能 | 2 | 32 | 0 | 32 | 2 | D | * | ||||||||
01120041 | 学前儿童保育 | 2 | 32 | 16 | 16 | 2 | C | △ | ||||||||
01120042 | 幼儿体适能教学实践指导 | 4 | 64 | 32 | 32 | 4 | C | * | ||||||||
01120043 | 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师教学指导 | 4 | 64 | 32 | 32 | 4 | C | * | ||||||||
01120044 | 幼儿体适能球类实践 | 4 | 64 | 32 | 32 | 4 | C | * | ||||||||
01120045 | 幼儿专项体适能实践 | 4 | 64 | 32 | 32 | 4 | C | * | ||||||||
01120046 | 学前儿童家庭 教育 | 2 | 32 | 16 | 16 | 2 | C | * | ||||||||
01120047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2 | 32 | 0 | 32 | 2 | C | * | ||||||||
小计 | 60 | 960 | 492 | 436 | 12 | 12 | 22 | 20 | ||||||||
实 践 环 节 课 程 | 01120048 | 学前儿童行为 观察与分析 | 1 | 30 | 0 | 30 | 1W | ○ | ||||||||
01120049 | 保育师考证实训 | 2 | 60 | 0 | 60 | 2W | ○ | |||||||||
01120050 | 专业技能综合 考核 | 1 | 30 | 0 | 30 | 1W | ○ | |||||||||
01080118 |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 35 | 1050 | 0 | 1050 | 20W | 15W | # | ||||||||
小计 | 39 | 1170 | 0 | 1170 | 0 | |||||||||||
总计 | 146 | 2952 | 1010 | 1942 | 27 | 28 | 28 | 28 |
注:1、“考核方式”分为: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实作考核、D过程考核、E成果评审、F绩效考核。
课程特征属性(备注):"*"为核心课程;"△"为课证融通课程;"#"为集中实践教学,"XW"表示X周;"○"为常规教育或机动安排,不进课表
附表2、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统计表
总学时 | 总学分 | 实践总学时 | 实践总学时所占比例 | 公共基础课学时 | 公共基础课学时所占比例 | 选修课总学时 | 选修课学时所占比例 |
2952 | 146 | 1942 | 65.8% | 758 | 25.7% | 416 | 14% |
附件3、学生获得相应专业等级证书、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对应学分。
名称(证书、竞赛) | 级别 | 对应学分 | 要求(必考、选考) |
省级竞赛 (教育厅、人社厅、工信厅等主管部门举办的赛项) | 一等奖 | 8 | 选考 |
二等奖 | 5 | 选考 | |
三等奖 | 3 | 选考 | |
行业企业举办省级以上竞赛 | 2-4 | 选考 | |
幼儿照护 | 中级 | 2 | 选考 |
保育师 | 中级 | 2 | 必考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园/小学 | 2 | 选考 |
健康管理师 | 中级 | 2 | 选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