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师德标兵及师德先进个人
评选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沁阳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开展沁阳市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择优推荐参加沁阳市师德标兵的评选。现将评选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具有高尚师德,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先进教师典型,进一步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努力营造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亚东 吕全建
副组长:李明霞、廖俊琪、李庆超、李茂山、阮国鸿、杨昌辉、吉世甫、王慧、吴锦标、史娇娇、闫玉杰
成 员:李亮、赵科宁、张庆功、丁波、韩红光、卢佳、陈海军、许彬彬、王成硕、贠世超、潘瑞明、张宏利、王红锦、刘志伟、连瑾、王雪娜、方宇、白雨、郜艳霞、杜佳佳、马艳萍、王恒、靳民、许丹、勾保证、鲁建国、韩建国
评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负责评选工作的统计汇总及上报工作。
三、评选范围和评选名额
1.评选范围:在校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龄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
2.评选名额:
30人以下的院部推荐1名教师,31人-60人的院部推荐2名教师,61人及以上的院部推荐3名教师。
四、师德标兵推荐条件
1.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爱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纪守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谨治学,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以身作则,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教育教学成绩或教学评价位列学校前1/3,具有较高的威望,受到师生的普遍赞誉。
3.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既教书又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首位,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关爱帮助困难学生,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4.团结协作,改革创新。关心集体、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善于团结协作,具有融洽的同事关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扎根一线,事迹突出。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师德事迹真实、突出、感人;具有教师资格并从事教学工作3年以上;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
凡有下列情况者,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参评资格。
1.工作不服从学校安排者;
2.从事有偿家教、或未经学校同意从事经商活动者;
3.凡有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者,严重影响学校声誉;
4.在工作时间炒股、网上聊天、玩游戏及观看电影者等;
5.工作不务实,上课期间接听手机,有旷课、迟到等严重影响教学秩序者;
6.无故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会议、学习活动者;
7.被学生、家长投诉,且经学校核实后,情况属实者;
8.有安全责任事故者;
9.在考勤方面,出勤率低,全年累计病事假超过1个月者。
五、评选办法
1.推荐人选的产生。师德标兵候选人推荐人选须由其所在院部根据其日常表现及工作实绩,广泛听取部门教师意见后,意见基本一致即可推荐。
2.教务处核查其教学成绩或者教学评价,并给予位列学校前1/3的证明。
3.人事处根据业绩积分高低排名,按名次从高到低推荐。
六、有关要求
1.各院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推荐工作,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评选标准,严格遵循评选程序,真正把爱岗敬业、尊师爱生、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推荐上来。
2.把评选过程作为学习典型、宣传典型的良好机会,在学校掀起弘扬高尚师德、赶学身边先进的热潮,推动师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3.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工作,努力营造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氛围,树立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4.填写推荐表。师德标兵推荐人选要填写《沁阳市师德标兵推荐表》。
5.撰写事迹材料。由院部以第三人称撰写简要事迹材料,事迹材料必须真实具体、生动感人,文字简洁明了,字数不超过3000字,用A4复印纸打印。
七、评选表彰
学校初评的师德先进个人,前十名为校级师德标兵,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前三名推荐参加沁阳市师德标兵的评选,教体局统一评比发放荣誉证书。
附件:业绩积分参考标准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
2024年6月16日
附件:
业绩积分参考标准
项目 | 分数 |
教育行政部门、 政府综合表彰 | 1、省级8分 2、市级6分 3、市局级5分 4、县级4分 5、县局级3分 6、校级2分 |
优质课、辅导奖 | 1、省、市、县、校一等奖每项5、4、3、2分; 2、省、市、县、校二等奖每项4、3、2、1分; 3、省、市、县、校三等奖每项3、2、1、0.5分。 |
课题结项 | 1、省级、市级、县级、校级主持人分别积6、5、4、3分; 2、省级、市级、县级、校级1-3名分别积5、4、3、2分; 3、市级、县级、校级4-6名4、3、2、1分。 |
课题成果 | 1、省级、市级、县级、校级主持人一等奖10、9、8、7,主持人二等奖9、8、7、6,主持人三等奖8、7、6、5; 2、省级、市级、县级、校级参与1-3名一等奖9、8、7、6,参与1-3名二等奖8、7、6、5,参与1-3名三等奖7、6、5、4;3、 3、省级、市级、县级、校级参与4-6名一等奖8、7、6、5,参与4-6名二等奖7、6、5、4,参与4-6名三等奖6、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