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总第100期)

时间:2022-11-28浏览:0


 

第8期(总第100期)
 
学校党政办公室                         2022年11月28日

 

我校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活动
 

为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升自我评价满意度,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学生处选拔16名学生代表,启动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系列活动,牛海霞、陈艳利担任指导老师,杨甜甜、张孟飞协助开展活动。


相逢是缘
 

11月6日下午,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第一次活动在综合楼916教室举行,16名成员围成一个大圈就座。为缓解紧张心情,牛海霞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做了“大风吹”热身游戏,活跃了现场氛围,调动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随后进入主题活动——相逢是缘。陈艳利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纸牌一一发给大家,然后让同学们寻找和自己一模一样纸牌的同学。找到之后,两个人进行相互介绍。经过相互了解后,陈老师又让大家分别找纸牌颜色和花型一样的同学相识。这样,两人一组扩大到四人一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
在接下来的“滚雪球”游戏中,陈老师让数字一样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两个8人小组,从而进一步扩大交往范围。在陈老师和牛老师的带领下,每个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包括姓名、专业、家乡、爱好(优点)等。当第一位成员介绍完后,第二位必须从第一位开始说起,一直到第八位成员。在多次重复下,不知不觉中记住了他人的信息,自己的优点也被他人不断强化,增强了同学们对自己的认可。
接下来的“棒打薄情郎”环节,所有成员围成一个大圈就坐,牛老师站在中间,任意叫出一名成员的姓名,坐在该同学左右的成员要立即站起来,如未及时站起来,就由该同学用卷纸棒敲打“薄情郎”。经过“萍水相逢”“滚雪球”“棒打薄情郎”几个环节活动之后,成员之间较好地相互了解了基本情况。
在分享感受环节,大家依次谈了自己的感受与收获,纷纷表示在活动中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很开心,而且发现和陌生人交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最后,全体成员郑重签下承诺书,表示在团体活动中认真倾听,广泛交流,保守秘密,尊重每位成员的隐私。第一次团体辅导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相知是暖
 

11月12日晚7:00,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第二次活动——相知是暖,在学前教育学院实训舞蹈室举行,4名教师现场指导,16名成员参加了活动。
首先进行热身游戏“成长三部曲”,在指导老师陈艳利的带领下,一番“石头、剪刀、布”游戏,成员们经历了从鸡蛋--小鸡--凤凰的进化,既活跃了气氛,也起到了暖身效果。
接下来是分组游戏“桃花朵朵开”,在指导老师牛海霞的带领下,成员们分别按照“指令”迅速抱成团,开出了三朵、四朵、六朵、八朵花。两个八朵花组成了两个8人小组,一起参加接下来的主题活动——相知是暖。
“和我一样”环节,两个小组成员在牛海霞和陈艳利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寻找彼此间的相同特征之旅。成员们从寻找相同爱好开始,到寻找自身的内在积极品质,并在成员中得到进一步的认同,也加深了自我认同感,更增强了团体安全感。
“个性名片”环节,两位助手老师杨甜甜、张孟飞给大家发放了卡片,要求每个成员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不少于5条个人信息,把自己最想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简洁明了地公布出来,学会推荐自己。成员们开始了认真思考,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写到卡片上,并依次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个性名片内容。两位指导老师认真倾听、积极回应,给成员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风雨同行”游戏活动,要求每组8名成员需有两个“盲人”、两个“无脚人”、两个“无手人”、两个“哑巴”。角色分配完成后,“盲人”戴上眼罩,“哑巴”戴上口罩,“无脚人”绑上双脚,“无手人”绑上双手。从比赛起点开始,让小组全部成员把西瓜球、雨伞、抱枕、饭盒、纯净水等物品搬运到终点,以用时最少的组为胜。各小组成员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完成了角色分工,听到“开始”指令,两小组成员相互搀扶、相互协助,一起风雨同行,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相继到达比赛终点。
在分享感受环节,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圆圈。扮演“盲人”“无脚人”“无手人”“哑巴”的同学,分别谈了自己扮演这个角色的切身感受。许多同学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下子成为身体残缺的人,觉得有些接受不了,但回到现实,又感到很幸运,觉得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并感谢在活动中队友给予自己的帮助。同时也切身体会到身体残缺人士生活的不便,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能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并且尊重别人身体上的残缺,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在成员们依次分享感受过程中,大家的思想在一次次碰撞中得到启迪,并产生了高度的认同。
晚上9:20,第二次团体活动在《和我一样》歌声中圆满结束,大家带着团体的温暖离开,并期待下周六的团体活动再相聚。
做情绪的主人
11月19日晚7:00,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第三次活动在综合楼605教室如约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做情绪的主人,16名学生在四位教师的陪伴下,开始了一场探寻情绪之旅。
为活跃气氛,牛海霞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一起做热身游戏“一元五角”。女生代表“一元”,男生代表“五角”,随着老师的口令:“三元五角”“四元五角”……,相应数量的男生和女生迅速组合在一起,教室内不断响起同学们的欢笑声。
热身游戏之后,主题活动开始。陈艳利老师通过游戏“点名仪式”和“情绪转换拍手掌”,带领大家去感知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情绪打分,并通过拍拍手掌,进行情绪的转换。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指手画脚”,则带领同学们去感知他人的情绪。每个人从盒子里抽取一张情绪纸条,并根据纸条内容进行表演。猜对者与表演者击掌庆贺,或进行拥抱。表演不能被同学猜出,则自行表演节目。一番游戏之后,同学们感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接下来的“击鼓传球”游戏,是让同学们交流如何调节负性情绪,每位接到球的同学提供一至两种解决负性情绪的办法。根据同学们的交流情况,牛海霞老师给大家归纳了调节负性情绪的办法。合理宣泄法:倾诉、痛哭、跑步、打球等;转移法:吃东西、逛街、看电视等;升华法:学习、做家务、工作、帮助他人等;调整想法等。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调整自己的办法,牛海霞老师又带领大家寻找情绪(感受)的根源。通过讲解,同学们知道了感受的根源不是来源于他人,而是来源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我们的感受。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时,我们就会很开心;而当我们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时,我们就可能出现失落、生气等负性情绪。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和他人无关。
在分享感受环节,同学们纷纷谈到,今天学到的调适情绪的办法很实用,今后要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学会关爱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晚上9:00,第三次活动在李明澳同学的才艺展示《爵士舞》中圆满结束。


探索成长,笑迎未来
 

11月25日晚上7:00,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第四次活动在综合楼916教室举行。本次活动是团体辅导最后一次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探索成长,笑迎未来。
为让学生身心放松,拉近心理距离,感受到帮助别人与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牛海霞、陈艳利两位指导教师和成员们一起进行了热身活动“互助互爱”。大家围成一个圈,双手搭在前一个人肩膀,拍拍肩膀和后背。然后再向后转,双手搭在前一个人肩膀,拍拍肩膀和后背。一番热身活动之后,成员们的紧张和疲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和愉悦。
按下来进入主题活动“优点轰炸”。此活动是为让成员们学习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欣赏,从而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活动开始,每一位成员依次戴上“高帽子”站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或他令你欣赏的地方。然后,被称赞的人谈谈自己的感受,哪些优点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自己未觉察的。每个被称赞的成员,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活动结束,牛海霞老师指出,漂亮和帅不是最大的优点,因为它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唯有内在的积极品质和能力,会在人生长河中愈发光彩夺目,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优点。
为了让成员们觉察自我成长,两位指导教师带领大家一边观看历次团体活动掠影,一边让成员们分享自己参加团体活动的收获,以及自己的变化。两位指导教师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晚上9:30,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歌声中,全体成员手拉手,相互道别,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活动圆满结束。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