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 在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获奖名单公示中,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强势突围!师生一举斩获5项国家级奖项、30项省级奖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用35件获奖作品书写了艺术设计学院的荣耀篇章!
  • 近日,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圆满落幕。来自全国的1600余所高等学校(含本科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子同台竞技,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三支代表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的数智化应用能力脱颖而出,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三支代表队均成功晋级国赛,展现了职业教育的卓越成果与数字化人才培养实力。本届大赛以“数智赋能商业决策”为主题,设置数智商业决策、数字流通、数字营销三个赛项,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在商业场景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决策优化能力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经济管理学院派出的三支参赛团队,分别在三个赛项中凭借出色的数据采集、清洗与处理能力、多维度商业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资源优化配置与成本控制能力斩获佳绩。参赛选手表示通过比赛,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数智化技术在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具备数智化商业决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行业紧缺资源。经济管理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懂技术、善决策、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5年6月27日上午,汽车工程学院全体任课教师齐聚党员活动室,在副院长魏琰的主持下,召开关于四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专题会议。会议紧紧围绕“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以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这四个专业的三年制及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度优化。 魏琰副院长在会议伊始强调了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院发展及学生未来的核心作用。指出,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提出了全新要求。此次修订工作必须紧密对接产业前沿趋势与市场需求,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目标。 会议核心聚焦于系统性重构四大专业的三年制与五年制培养体系。未来方案将着重强化“基础共享+专业精进+模块可选”的课程结构,三年制突出“应用型”核心技能,五年制则进一步深化技术整合能力与复杂项目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各专业带头人详细汇报了初步修订思路,特别强调引入“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管理”、“数据驱动的营销决策”等前沿课程模块,并规划显著增加贯穿全学年的多层级实践项目。 全体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就课程衔接、实
  • 2025年6月27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在综合楼召开学管工作专题研讨会。学院院长王雪娜、学管副院长杨甜甜及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围绕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现存问题剖析及未来工作方向展开深入而务实的研讨,旨在为学院学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明确路径。会议伊始,院长王雪娜作动员讲话。她强调,学生管理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与发展大局。王院长要求全体辅导员以“问题导向”为引领,既要深入总结工作经验,更要勇于直面工作短板,为学院制定新一轮学生工作行动计划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学管副院长杨甜甜在发言中指出,学管工作既需注重沟通协调,又要追求高效执行,全体学管人员需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研讨经验交流环节,与会人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大家不仅分享了各自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还坦诚地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了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讨论内容涵盖了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多个方面,体现了辅导员队伍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关注和深入思考。会议最后,王雪娜院长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认为会议不仅梳理了问题清单,
  • 2025年6月26日上午,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院校合作部主任、编审,经济学博士郭金录到访我校,在我校图书馆举办了数字化教材专题培训会。我校副校长杨昌辉,教务处副处长谢金枝,信息技术学院院长许丹,智能工程学院院长靳民带领院系教师参与此次培训,共同探索数字化教材建设与应用的新路径、新方法。 郭金录,(教育部)高教社数字教材院校合作部主任、编审,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AI数智教育、文化金融、融合出版等领域。兼任中国高校金融教育金课联盟秘书长、中国高校智能财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商科专委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全国高校建设规划发展中心中国教育智库网特聘专家等。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在《智能模糊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央财大学报》《现代财经》等SCI、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参与省部级教改课题多项,荣获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度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第12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策划的多种教材荣获首届全国
学生活动
    军营骄子遥寄感恩情,家人代献锦旗谢师恩
    近日,信息技术学院里洋溢着浓浓的感恩之情,上演了一幕温馨而感人的场景。22级大数据技术2班毕业生赵帅同学的妈妈和妹妹从家乡特地赶来,为代替远在新疆戍边的赵帅领取毕业证并向信息技术学院及陪伴赵帅三年成长路的辅导员许宝文老师献上了熠熠生辉的锦旗,以此深情传达赵帅对学院和老师悉心栽培的无限谢意。赵帅同学在信息技术学院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三年时光。在校期间,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辅导员许宝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许老师不仅在学习上给予赵帅耐心的指导,更在生活上关心他的成长,成为他大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引路人。毕业后,赵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参军入伍,投身国防事业,现正在新疆某部服役。由于军营生活的特殊性,赵帅无法亲自返校领取毕业证,便委托母亲和妹妹代为领取,并向学院和许老师表达感激之情。在领取毕业证的时候,赵帅的妈妈和妹妹将一面写有“万千桃李承光赴山河,一院春风化雨滋兰蕙”的锦旗赠予信息技术学院,另一面写有“润物无声铸师魂,春风化雨育桃李”的锦旗赠予许宝文老师。赵帅的妈妈动情地说:“赵帅在学校的每一天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关心和教导,特别是许老师,
    受助学子暖心回馈社会,微光成炬点亮责任担当——信息技术学院“感恩资助·传递爱心”主题公益活动
    为深化资助育人成效,弘扬知恩感恩、回馈社会的良好风尚,引导学生将受助之情转化为奉献之举,信息技术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了“感恩资助·传递爱心”主题公益活动。活动旨在搭建爱心传递平台,鼓励全院学子以实际行动回馈关怀,将温暖延续,将爱心接力,将受助之恩转化为奉献之力,展现青春担当。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分组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扫,清理卫生死角、擦拭公共设施、整理共享单车,用实际行动美化城市环境。活动中,大家不怕脏、不怕累,以辛勤劳动来践行“感恩于心,服务于行”的承诺。此次“感恩资助·传递爱心”公益活动,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仅为受助学生提供了回馈社会的平台,更通过实践教育强化了感恩意识与责任担当,信息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资助育人内涵,将感恩励志教育与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引导更多学子在受助中学会自助、在自助中懂得助人,让感恩之心化为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为培养德才兼备、担当奉献的信息技术人才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动力。(供稿:张夏莹)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汽车工程学院组织学生赴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弘扬革命先烈精神,汽车工程学院于近日组织师生代表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参观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革命旧址、聆听先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现场教学,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回望中汲取奋进力量,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成长血脉。沁阳第一党支部旧址作为豫北地区党组织诞生的“红色摇篮”,完整保存了1927年党组织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历史资料。在“星火燎原”展厅,师生们通过复原的支部会议场景、手写的生产计划手稿,了解到早期党员如何用“土办法”解决农业机械短缺问题——这种“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的实践智慧,与汽车工程专业“故障诊断、技术创新”的培养目标形成巧妙呼应。杨介人故居作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坐落于沁阳市崇义镇,是革命先烈杨介人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踏入青瓦灰墙的院落,汽车工程学院老师和学生依次参观了“革命先驱生平展”“豫北地区早期党组织建设”“五四运动”中的青年担当等展区。泛黄的《新青年》杂志、杨介人留学法国勤工俭学的笔记、指导工农运动的手稿……一件件实物史料生动还原了这位豫北地区早期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革命历程。杨介人先烈曾说“吾辈当以科学救国”,这与我们汽车工程专业“以技术
专题聚焦